青岛“高频”召开新闻发布会!围绕两大主题,是信息公开,更是信心公开!

发布时间:2023-03-09 20:22:00 来源: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

【青岛广电·回澜听涛·3月9日讯】


(相关资料图)

最近一段时间,青岛围绕两大主题——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,密集召开新闻发布会。

3月9日, “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”攻坚行动主题系列发布会举行到了第11场,主题是2023年青岛市拆违治乱攻坚行动情况,明确将297条主要道路作为今年治理重点区域,沿线违建问题6月底前实现基本清零;前海一带团岛至石老人段作为违建治理重中之重;确保3月底前公园出入口等园区重要节点可视范围违建完成拆除清理,6月底前全面完成太平山、浮山公园周边区域违建治理。

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”主题系列发布会举行到了第7场,主题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,提出今年要力争实现海洋领域新签约过50亿元项目5个、过30亿元项目10个、过10亿元项目20个。

在此之前,历史城区、低效片区、市政基础设施、地铁、重点交通工程等群众关心的城市建设更新议题,以及先进制造业发展、两业融合、科技创新、国资国企改革等高质量发展课题,均以发布会的形式,将新征程开局之年里,青岛重点战线的关键“战斗部”的“作战图”和“作战目标”一一展示。

两大主题,对应的正是青岛高质量发展“三条线”的前两条——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、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,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作为第三条线,则贯穿在前两条线工作的始终。

不同于单纯只是文件在网络上的公开,用关注度更高的新闻发布会,聚焦到每一个关键点位进行详细解读、回答记者提问,不仅是更近距离、更深层次的信息公开解读,更是一种信心的展示——公之于众、说到做到、欢迎监督。

密集召开的发布会上,展开的一份份“作战图”,汇聚成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青岛高质量发展的“全景图”。

01

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,项目牵引、以链入局

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,勾勒出了青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脉络:

着眼产业链集群发展,青岛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,推动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,建好用好专业园区,下大气力抓功能区提升发展,增强园区对产业发展的承载力,打造一批世界级、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。

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,青岛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精准开展技术攻关,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源泉。

数字赋能是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,青岛要深入实施“工赋青岛”专项行动,提速产业数字化,发力数字产业化,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

如果要在这个脉络中提取一个关键词,那就是项目,尤其是大项目。从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角度来看,大项目本身就是“链”上的主轴,抓住了大项目这个关键点,重点产业的链式布局就打开了“门路”。

2023年,青岛围绕实体经济振兴发展、24条重点产业链等领域,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20个、总投资1.38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5%、49%,其中制造业领域项目306个、占比59%。成功争取140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清单,创历史同期新高,其中制造业重点项目80个、占比57%。今年青岛要抓好总投资9300亿元的363个实体经济类市重点项目推进,年内完成投资1700亿元以上。

具体的项目也有具体的进度目标,要加快推动青岛石化新材料等项目落地,国橡中心、金能化学等项目开工,中科曙光、潍柴智慧重工等项目竣工。

创新驱动上,青岛积极争取“国芯万屏”科技示范工程在海信实施,总投资达10.3亿元,为省科技财政资金支持额度最高项目;“虚拟现实”科技示范工程也已正式立项,争取省财政资金总额近1亿元,总投资达6.18亿元。

今年1月,青岛还下达了2023年科技计划的第一批项目资金,支持103项关键技术攻关,总额超1.63亿元,从先进封装到AI算法,从智能家居到海工装备,从特种机器人到一类新药,全部是面向产业升级最为迫切的突破方向和科研难题。

在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新基建方面,青岛今年要加快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山东分中心二期,培育3个数字经济园区。新建5G基站3500个,争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。

项目牵引下,青岛的产业链发展也目标清晰。今年,青岛要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倍增、突破百亿元,新型显示产业两位数增长、突破500亿元,通用航空产业增速超30%,氢能与储能产业增速超50%。

02

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,民心工程、增量工程

今年是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

与去年相比,今年青岛的城市更新建设既要延续足够的力度,去攻坚“难啃的骨头”,重塑存量空间资源;同时,还要更加注重“经营”,为已经完成改造升级的区域填充新产业、新业态,真正实现“腾笼换鸟”。

在这条发展主线上,项目依旧是重点抓手。

在该系列第一场发布会上公布的2023年城市更新建设蓝图中,五项重点工作中排第一位的就是“抓牢项目建设,蓄积发展动能”,紧随其后为:抓牢征迁腾地,留出发展空间;抓牢招商引资,推动产业导入;抓牢资金筹措,保障项目建设;抓牢难题破解,扫清攻坚障碍。

目前,青岛正加快推进年度投资1995.40亿元的1296个项目建设,抓开工、抓投资,为全市实现一季度“开门红”,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。

今年,青岛计划推进52个市政道路项目建设,包括12个市级重点项目和10个区级重点项目,同时在全市范围内推进30条以上未贯通道路打通工程。

关注度较高的地铁建设,也有清晰的目标:在建地铁中,6号线一期力争年底实现空载试运行,2号线西延段计划年底实现洞通,8号线南段加快建设;三期规划中,2号线二期、7号线二期计划2026年通车,8号线支线、9号线一期、6号线二期计划2027年通车,5号线计划、15号线支线计划2028年通车。

历史城区和低效片区的更新建设,则是针对区域发展活力的攻坚。

今年,青岛历史城区计划建设项目22个,完成保护修缮15.6万平方米、城市更新2万平方米、道路景观提升3.2公里、停车场4处(车位620个)以及浮岛交通公园等基础设施,全面完成中山路、大鲍岛片区亮化绿化、导览标识、交通设施等提升工程建设;邮轮港区计划建设项目9个,推进RCEP博览中心、海洋金融中心、国际健康管理中心等共计61万平方米城市更新工程建设。

低效片区方面,青岛谋划建设项目350个,其中续建202个、新建148个,力争年度纳统投资额超700亿元,年度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;计划新腾空土地约1.8万亩,优先保障基础和公服配套设施、产业项目及居民安置回迁项目开工建设。

其中,与民生相关的配套工程重点推进,郑州路片区,青钢、碱厂片区等71条主次干道、支路建设,完善地块“通平”;开展中车四方配套中小学、青钢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等37个公服配套项目建设;推进李村河、张村河沿岸改造等14个环境整治项目建设。

03

青岛开局实干“鼓点密”

一季度,青岛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、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可谓项目齐出,毫无保留地全力开工推进,同时又积极主动地走出去、引进来,招引更多更大的项目落地。高强度、高密度的工作推进背后,正是作风能力提升的全线“突击”。

2月1日,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一季度集中开工仪式上,394个城市更新建设项目集中开工,北客站西片区、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项目、即墨北站中冶商业综合体项目、平度南部新城时光汇城市综合体项目、莱西高铁新城文体中心项目、青岛湾广场项目等均在开工之列。

2月14日,山东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,青岛共有77个项目参与集中开工,总投资达970.2亿元;随后接续举行的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,18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,总投资超过1800亿元。

2月23日,继虚拟现实、集成电路、新型显示后,青岛又一个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挂牌运营——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。根据计划,到2024年,园区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0亿元;到2028年,园区产业营收规模突破600亿元。

有了扎实的项目支撑,青岛也制定了底气十足的近期目标:力争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%。

进入3月份,青岛的政策弹药也紧跟而上,《青岛市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“稳中向好、进中提质”政策清单(第二批)》正式发布,聚焦加大援企惠企力度、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、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等6个方面,出台36项措施持续加强政策供给。

其中,涉企政策方面,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暂免征收2023年一季度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、稳岗扩岗专项贷款、降低企业办电成本等;提振消费方面,包括开展文旅消费促进行动、省级电商供应链基地培育等;扩大有效投资方面,推出重点项目加速审批、优化专项债券项目安排协调机制、预支新增用地指标保障项目落地等;稳外资外贸方面,推出境外经贸类展会奖补、存量外资企业增资奖补等措施。

紧锣密鼓的实干“鼓点”中,青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正在拔节生长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大众创新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